网络建设方面,截至10月末,国内5G基站已达到225万个,占全球5G基站数比例超70%。
截至2021年底,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7%以上,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加快完成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新兴技术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五)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 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
强化对封控人员、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等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九)强化涉疫安全保障 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四)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 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十)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各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要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
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六)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具体如下: (一)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 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
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
(七)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三)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八)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 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要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享乐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情况和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准备情况汇报。会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会议同意明年1月9日至11日召开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要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深挖细查、严惩不贷,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进一步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好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强有力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
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